泗阳:村官跨省伸出援手
宿迁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记者 高云龙 通讯员 刘路 孙端)“我们和杭州等地多家批发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已销售黄秋葵3.5万斤、包菜15吨,而且今后每天供应黄秋葵5000斤、包菜4000斤。”时隔一个多月,宿迁市泗阳县裴圩镇陈石村大学生村官唐飞的愁容已换成笑脸。“村官跨省伸出援手,我们村经济作物有了好销路!”
陈石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去年流转了村庄主干道两侧的低产田,改种附加值较高的黄秋葵、包菜等经济作物,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尤其是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收入。可是,今年6月下旬,该村黄秋葵、包菜陆续成熟,原来签订供销合同的买方却无法履约收购。保守估计,算上种子、化肥、人力等成本,350亩黄秋葵和150亩包菜如果销不出去,直接损失超过200万元。这可急坏了唐飞。实在无计可施,他想到手机里的大学生村官微信群。信息发出后,全国各地村官纷纷“冒泡”,浙江大学生村官尤为热心,你一言我一语提供附近市场信息、帮助出谋划策。正是在浙江大学生村官的帮助下,唐飞先后与杭州几家大型农贸市场的批发商洽谈,由于产品价格适中、供货稳定、品质上佳,很快签订了供销合同。7月2日,唐飞将第一批1000斤黄秋葵发往杭州,对方收货当天就将3500元货款打入指定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