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翻译公司 宿迁翻译公司 宿迁翻译公司
123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天蓝水碧宜居家园

宿迁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记者 郭言 实习生 杨湘怡) 小孩嬉戏、情侣漫步、老人闲坐……在市区古黄河水景公园内,市民在阳光中享受着初冬午后的温暖和舒适。多年来,宿迁人用自己的智慧和理念,精心培育、雕琢着这座城市的新特性———水清、天蓝、地绿、花香、景美。围绕“深呼吸、看绿化、见清水”目标,一座美丽宜居的城市正在骆马湖畔崛起,一幅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绿染全城 与美景亲密接触

“这里的环境好、绿化好、空气好,每天有很多市民来这里锻炼身体。”市区古黄河雄壮河湾公园的保安丁乐美告诉记者,茶余饭后到公园散步,已成为附近小区居民最悠闲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宿迁市依托古黄河水资源优势,从古黄河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入手,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滨水景观和功能设施,通过绿道和水陆一体的游览线路串联,将古黄河沿线滨水空间打造成集休闲健身、旅游娱乐、文化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绿道系统。与此同时,宿迁市还以人民大道为轴线,完善绿地功能,建设贯通的慢行绿道,结合群众大厦游园等街头游园建设,增加休闲健身广场,增加林下座凳、景观廊架等便民设施,提升绿地可达性和道路流畅性,让市民置身绿地颐养身心。

如今,宿迁全城满目葱翠。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宿迁市在街头游园提升改造过程中,遵循“以树木为主,花草点缀;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的原则,对现有绿地的绿化植物进行梳理整合,营造简约、大气的疏林草地景观;通过合理设置慢行绿道、健身娱乐场地,提升公共绿地的可进入性;搭配人性化座椅、垃圾箱等功能性设施,做到美观与功能相统一,丰富绿地的综合服务功能。据悉,今年我市重点编排街头绿地提升改造工程40项,目前,中心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超过80%,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复合型的绿色生态网络,市民出行300米至500米就可以步入绿色空间,有了更多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为构建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不断增强园林绿化惠民便民功能,宿迁市按照“绿色、共享、便民、协调”的原则,积极推动单位庭院绿化空间对外开放,打破单位围墙、围栏壁垒,优化绿地空间布局,将单位庭院的“绿化孤岛”向社会和公众开放,让群众拥有更多绿地资源。

目前,市农委、市水务局等首批10家单位实施开放式改造,将单位庭院的绿地与城市绿地有机串联,同时与周边区域的规划、建筑、景观等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单位庭院内部绿化、道路、设施公共化,形成城市共享绿地空间。

蓝天白云 好环境触手可及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宿迁市晴空万里的美好景象,让市民感受到天蓝、水碧、树绿的诗情画意,呼吸到清新自然的空气。市民纷纷把蓝天和田园风光拍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里;一些外地游客专程驱车到我市欣赏碧空如洗的美景。

守住蓝天白云,并非一朝一夕之事。2013年11月起,宿迁市持续开展市区大气质量提升行动,围绕重点防控区域和市区建成区域开展大气质量提升行动,重点实施扬尘污染控制、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黄土不露天”绿化和餐饮油烟整治四项行动。

2014年5月,宿迁市启动“创模”攻坚四项整治行动,开展大气联合整治“蓝天行动”、水环境整治“碧水行动”、工业企业达标整治行动和减排工程推进落实行动,坚持督查与曝光并举,强力推进污染源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大气质量。

2014年9月起,宿迁市开展大气质量提升专项整治行动,出台了《宿迁市大气质量提升专项整治方案》,配套制订了《大气质量提升专项整治考核办法》《大气质量提升专项整治巡查办法》和《大气质量提升工作问责暂行办法》。

去年,宿迁市还着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将8大工程45项任务分解至相关责任单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城市发展中,宿迁市全面推行绿色招商理念,切实提高产业准入环保门槛,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坚决把污染源拒之门外。同时强化项目审核管理和能耗评估审查,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截至9月底,宿迁市空气质量达标率排名位居全省第四;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并列全省第一,骆马湖水质全省最好;耿车片区废旧物资非法回收加工得到根治;化工园区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范围内未出现环境事件、污染事故。

河畅水清 让碧水身边流淌

有了蓝天,怎能缺了碧水?2014年,我市将市区马陵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古黄河、西民便河生态修复工作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力求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污举措,让城市里的河流变清。

为了让马陵河变清,宿迁市出台《马陵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启动新一轮马陵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下大决心利用三年时间,使马陵河初步呈现“水清可观、岸绿可憩、景美可赏”的景象。众所周知,马陵河作为老城区一条古老的排涝河,一直存在“上无源头活水、下无自然出路”的先天不足。为解决马陵河的源水问题,实施方案提出,在马陵河北段建设先导工程,引中运河水进马陵河,解决马陵河没有源水的问题。

马陵河沿岸有十余万居民,他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好坏,与马陵河的水质息息相关。让马陵河的河水不再臭,只是《马陵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第一步,让马陵河变美、让这里的生态变优、让周边的群众乐享生活,是整治的最终目的。和马陵河一起经历蜕变的还有古黄河、西民便河。为了让古黄河“死水”变“活水”,我市定期引入骆马湖水“冲刷”古黄河河道,近年来持续对古黄河进行清淤复堤,通过对原有古黄河两岸景观及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打造出具有亲水、绿色等特征且功能完善的水景公园、雄壮河湾公园,让古黄河城区段再现碧水美景,变得更加灵动、秀美。

由于受流经区域及汇水区域工业、生活及农业面源污染影响,西民便河的水质常年较差。去年,我市按照“全域清流、全域配套、全域修复、全域规划、全域设计”的要求,全面启动西民便河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水系沟通、截污整治、村庄环境整治等重点工程。

近年来,宿迁市把水污染防治和城市功能完善结合起来,对市区古黄河、马陵河、西民便河等16条河道逐条排查整治,基本消除黑臭现象,重点河道变为城市水景,成为市民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城市,应该成为市民温馨的家园,让百姓在更好的环境中过更好的日子,这是市委、市政府对百姓的承诺。为此,宿迁市十几年如一日坚持生态立市,以“好生态”为市民的“幸福支点”,营造舒适宜居环境,让市民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热门城市: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