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为百万驾驶人戴上诚信“紧箍儿”
宿迁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记者 张立婷 通讯员 高成虎 涂永刚)近日,京东CEO刘强东再次为家乡代言,倡导文明交通,呼吁家乡人做文明市民。一时之间,这则广告成为宿迁街头巷尾最火的公益广告。
近年来,宿迁始终把文明交通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创新举措,将交通违章纳入社会诚信系统,实现公民、企业交通违法记录与个人信用、贷款、职业准入等挂钩,为人们出行安全增加了保障,同时也为宿迁117.8万驾驶人戴上了诚信“紧箍儿”。
不怕扣分,怕进失信“黑名单”
“不怕扣分,就怕进失信‘黑名单’。”小林曾是市区一家危化品运输单位的驾驶员,因一个记分周期内驾驶证记满12分,个人交通信用被评为“较重失信”,交通管理部门将其失信情况通报单位后,单位“炒”了他“鱿鱼”。
前几天,宿迁市市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将应聘资格与诚信挂钩,明确要求“考生被认定存在‘较重失信行为’未满3年,或‘严重失信行为’未满5年”,不得报考……
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
近年来,市公安局以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开展文明交通信用管理。2014年12月29日,宿迁在全省率先出台《宿迁市文明交通失信行为信用等级评价实施办法(试行) 》,首次将交通违章纳入社会诚信系统,划分为一般、较重、严重三个等级实行分类管理。
因宿迁具有良好信用管理工作基础,2015年3月,市公安局被江苏省确定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试点单位。
2015年7月1日,《宿迁市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出台,对失信人员联动惩戒工作作出系统规定,并明确“一般交通信用失信记录,有效期1年;较重交通信用失信记录,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黄名单’,有效期3年;严重交通信用失信记录,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黑名单’,有效期5年,期满自动修复”。这让违法驾驶员在接受违法成本考验的同时,也要接受相应的失信风险考验。如,在就业、晋职、贷款、购房、出行等方面受到限制,而醉驾行为者将面临更大的失信成本,对规范其行为无疑会起到更多震慑作用。
此举一出,市民纷纷点赞,认为是个“好招”。
今年5月1日,市公安局会同市信用办,向驾驶人发失信告知短信,引起失信人员广泛关注,纷纷前往办理年检和报废手续申请信用修复。市车管所检验股股长吴良波说,试点以来,他们经常接到这样的“悔过”电话:“我马上来验车,你们能不能不把我列入黑名单?”
搭建平台,交通信用信息实现“共享”
文明交通信用管理是一个全新项目,没有任何成熟先例可循,也没有对应的法律法规可依。宿迁在创新中坚持法治理念,从制定《宿迁市文明交通失信行为信用等级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入手,到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先立规矩后建系统,依法推进交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消除信用信息“壁垒”和“孤岛”。
今年4月,市公安局牵头研发建成“江苏省文明交通信用管理系统”,为交通信用管理提供平台支撑,从而实现数据内外互通,省市信用数据同步,全市信息动态交互。守信联奖、失信联惩,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市民可凭身份证到当地车管所、交通违法处理中心,及时查询了解个人文明交通信用信息情况。
如今,试点工作促成了公民诚信理念的养成。市区一家企业老板说:“现在,我们脑子里时刻都要绷着一根弦。一旦交通违章没有及时处理,影响到信用,去银行贷款都难!”
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孙维说: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办法》只代表顶层设计,目前仍存在群众知晓度不够高、文明交通守信意识还不够强、部门联动惩戒力度还需加强等问题。下一步,公安部门将在规范数据归集上下功夫,在推动联动惩戒上下功夫,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