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致力富民 增创发展新优势———访宿豫区委书记刘海红
宿迁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新春伊始,宿豫发展鼓点骤急。聚力打造六塘河生态经济区,大力推进“一挂三化”“进城入镇”,充分发挥试点对全局工作的示范作用,着力优化考核体系,树立鲜明导向……宿豫全区上下深入落实省委书记李强在省“两会”期间参加宿迁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以“三转”为引领,以城乡统筹为抓手,以试点示范为先导,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学以致用推动工作,确保各项最新部署要求在宿豫落地生根。
围绕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发展定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宿豫区将如何发展生态经济走新路、聚焦富民补短板、改革创新增优势?有何发展思路、重要抓手及具体举措?近日,本报对宿豫区委书记刘海红进行了专访。
《宿迁日报》:一直以来,宿豫区聚力转型发展,在生态经济、电商产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久前,李强书记指出,宿迁要在苏北转型发展上走得快些、探索多些,先行先试,在发展生态经济上率先取得突破。2月13日,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市委书记魏国强强调,要进一步明确“转”的方向、突出“转”的重点、找准“转”的路径,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今后,宿豫区将如何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实现更精彩的转型?
刘海红: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李强书记鼓励宿迁在发展生态经济上走出新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下一步,我们将以“三转”为引领,深入落实发展生态经济走新路、聚焦富民补短板、改革创新增优势“三项任务”,立足资源禀赋,聚力推动转型发展。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坚持理念转变,明确绿色发展导向。从转变思想认识做起,彻底摒弃不适应、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陈旧观念和过时做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导向,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筑牢发展生态经济思想基础。坚持思路转型,做足生态融合文章。围绕建设全省生态大公园的定位,在“生态+”这一最具基础和优势的领域下功夫,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为统揽,加快打造“一片三点”新经济,推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坚持动力转换,做响科技创新品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努力把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到创新驱动、改革驱动、开放驱动上来,在“互联网+”和“科技+”方面做更多文章,通过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科创小镇打造,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集聚更多、更新的资源要素,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宿迁日报》:致力富民、兴办实事,近年来,宿豫区的努力与成效有目共睹。省委书记李强指出,宿迁要聚焦富民补短板,在实施产业富民、生态富民、创业富民等方面下更大力气,拿出实招硬招。市委书记魏国强强调,要进一步拓宽富民渠道,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创业富民、生态富民、实事富民、脱贫富民,不断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面对省委、市委的殷切期望,宿豫区今后将如何聚焦富民补短板?
刘海红:落实省委书记李强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部署,补齐富民增收短板,必须找准和区域实际的契合点、结合点,围绕“三集中”“三转变”,在“统筹”上下功夫。下一步,我们将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核心,依托“一挂三化”,统筹抓好进城入镇、产业打造、镇村建设、脱贫攻坚、全民创业以及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一是聚焦全民创业补短板。将全民创业园、网络创业园和农业产业园作为支撑乡镇发展的重要载体、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力招引一批质态优、贡献高、特色足、带动强的好项目,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深入实施返乡创业“54321”工程,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创业创新大潮,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增收。二是聚焦农业增效补短板。深入推进“双10”共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依托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挖掘土地资源增收潜力,以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以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三是聚焦精准脱贫补短板。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探索实施“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推行扶贫力量和资源整合,着力构建扶贫脱贫长效机制,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深入开展“一挂三化”工作,实施“强村富民”行动,年底确保经济薄弱村“摘帽”和低收入农户脱贫“双过半”。
《宿迁日报》:在参加宿迁代表团审议时,省委书记李强说,当他第一次经过宿迁市区时,觉得这是一个很漂亮的城市,而几次走访宿迁后,他也越来越感受到这个城市鲜明的特色。“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和优势出发,把特色越来越彰显出来。”李强对宿迁特色发展提出期望。市委书记魏国强明确指出,要继续把特色发展作为重要方向,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努力使我市的发展特色更加彰显。那么,对于宿豫区而言,在特色发展上有何重要思路、举措?
刘海红:特色就是竞争力。按照省委、市委特色发展的安排部署,我们将坚持以试点示范为先导,先行在一定范围内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带动全局性工作实现突破,努力形成特色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在生态经济打造上,以新庄生态经济示范镇为试点,大力实施“263”专项行动和“三大战役”集中攻坚,坚持产业、文化、社区、旅游、生态“五位一体”推进,聚力打造六塘河生态经济示范区,为全区其他乡镇生态发展提供样板。在特色产业发展上,立足“2+1”产业,以产业特色化、特色高端化、高端集群化为目标,按照“2+4”模式,加速推进先进特色产业园建设,抓实扶持政策制定、龙头企业引培、产业配套完善、行业研究院建设等4项重点工作,尽快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全力以赴抓好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筑梦小镇、第一街立体停车楼等项目建设,围绕“3+3”产业布局大力招引关联企业,推动电商产业和三产接二连一融合发展,努力打造电商发展的“宿豫模式”。在特色镇村建设上,在严格控制规模扩张的前提下,实行“以奖代补”方式,重点抓好小镇客厅、污水处理厂等镇村建设“1+10”工程,高点定位抓规划、强化精品意识抓建设,确保做一件、成一件。同时,以“7+6”工程的7个特色村为试点,积极稳妥做好进城入镇工作,扎实推进幸福家园小区建设,让农民自愿“能进城不入镇、能进镇不留村”,逐步实现三个“三分之一”梯次人口布局。
《宿迁日报》:省委书记李强指出,宿迁要始终保持创新锐气,把改革变成“金字招牌”。市委书记魏国强强调,要稳步推进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体制机制向更具活力迈进。应当说,宿豫区一直是宿迁改革精神的积极践行者和受益者。那么,宿豫区今后将如何以机制创新为保障,营造干事创业浓烈氛围?
刘海红:改革创新是我市优良传统,也是我市发展的旗帜。作为改革创新的践行者和受益者,下一步,宿豫区将抓住机遇,全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切实通过改革突破瓶颈,将干事创业的氛围调动起来,为生态经济发展破除制约、创造条件。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优化考核体系。严格按照“发展生态经济”思路定位,用好考核“指挥棒”,牢固树立“绿色生态”考核导向,调整、弱化以往重GDP、重工业化考核的做法,更加突出富民增收、生态创建考核权重,以考核重心调整倒逼发展转型。目前我们正在对乡镇(街道)考核体系进行修订,梯度化设置考核指标,差异化考核,引导工作重心向建“三园”聚焦、向生态经济聚焦。接下来,我们还将对其他考核体系进行完善,更好地引导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二是调整机构设置。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发展生态经济、推进城乡统筹,对部分现有机构进行优化调整,在整合、融合、协同上着力,推动资源合理配置,探索新的监管模式,不断提高行政效率。近期,围绕“互联网+”和分享经济的新业态,将积极探索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企业化管理模式,帮助园区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三是强化机制保障。一方面积极落实省市改革创新的部署,每名区领导明确1至2项改革创新任务,压实责任,明确序时,确保省市的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另一方面,我们将在前期出台工作推进“五项制度”,建立定期观摩、积分考核、公开评议等工作推进机制的基础上,重点抓制度执行、抓过程管控、抓督查问责,确保以有力的机制,保障上级安排部署和区里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