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培育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宿迁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侍仁才)坚持引育并举,一直是我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时期,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迫切需要针对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分层分类、精准培育一支创新能力强、专业技术精、带动效应好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人才队伍素质的大幅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新出台的《意见》提出实施“素质提升计划”,旨在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支持机制。
目标任务: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方式,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创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
要点解读:
1.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要点】启动“万名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围绕市域“双新一特”和县域“2+1”产业体系,精准培育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实施“千名优秀本土人才培养工程”,每年推荐选拔一批文化名家、教育名师、卫生名医、技能名工、田园名农、电商名人,进入“宿迁市本土精英人才库”,实行动态跟踪培养。
【解读】产业发展靠人才,人才一靠引进,二靠培养。《意见》将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有机统筹,提出建立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特别是针对本土人才,提出了分类选拔培养六大“名家”的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2.促进企业家又好又快成长
【要点】实施“百名精英企业家培养工程”,定期组织规模以上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主要负责人到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开展高端培训。每年优选一批优秀科技企业家,给予科研项目经费资助。
【解读】企业家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家水平的高低不仅关乎一个企业的发展,也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我市领军型、科技型企业相对偏少,企业家的层次水平普遍不高,眼界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展。《意见》立足培育新常态下新型战略企业家,坚持高端培训和科研项目支持“双管齐下”,着力提升全市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3.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要点】围绕“双新一特”产业发展需求,开发不同类别的职业工种“培训包”,加大对紧缺急需工种技能人才的培训和投入。引导职业技术院校建立产教融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建立人才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机制,推出“劳动者技能培训福利计划”。
【解读】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爱岗敬业的技能人才队伍,是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人才保障。《意见》提出围绕产业需求,创新技能人才培育模式,既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又充分调动技能人才参与培训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