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宿迁文明20条》之十五请在公共场所遵守“咳嗽礼节”
宿迁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记者 张碧晴)“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有个男的就在我旁边打喷嚏,然后我就闻到一股口水的味道,当天我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感冒了。大家在公共场合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该用手、纸巾捂住口鼻,这是礼貌也是修养。”市民蒋蕊对在公共场合咳嗽、打喷嚏不遮挡的行为甚为反感,她认为感冒时喷出来的病菌会在空气中飘荡,容易传染他人。
乘坐公交,在拥挤的车厢里,或到菜市场买菜,在摩肩接踵的集市里,有些人突然咳嗽或者打喷嚏,不及时遮挡,任其自然地“阿嚏、阿嚏……”,弄得旁边人如遇喷淋,避之不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不但影响他人身体健康,也危害了公共卫生。我市把“咳嗽、打喷嚏时用手遮挡”写进《宿迁文明20条》,意在提醒市民在公共场合打喷嚏、咳嗽时用自己的手遮挡是最起码的礼貌,是对别人的尊重。
“我给孩子讲过公共场合咳嗽和打喷嚏要用手遮挡一下。最近几天孩子咳嗽了,昨天下午和孩子一起做公共汽车,人很多,孩子咳嗽的时候,用自己的小手遮挡住自己的口鼻。”市民孙亚芳告诉记者,父母的行为,往往给孩子的成长留下深刻的印记。如果父母自身行为不端,那将给孩子树立坏榜样,孩子会有样学样。
网友“生活虫”表示,在公共场合肆无忌惮地打喷嚏,毫无遮拦地咳嗽,都能传播疾病,用手挡一挡或用一块手帕遮一下,举手之劳,何乐不为呢?
文明解读:医学研究表明,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如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百日咳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都是由以下两种途径传播的:咳嗽或打喷嚏(飞沫、空气传播)、通过不洁净的手的接触传播。
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呼吸道疾病也相对进入了高发期。咳嗽或者打喷嚏本是生理或病理的正常反应,但如果旁若无人不及时遮挡,既不礼貌不文明,飞溅的唾沫也容易传播病菌。从文明礼貌的角度视之,也是一种理应“耻之”的行为。
值得指出的是,时下不少人对“公民健康权”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维护和爱惜自己及家人健康的层面上,却往往忽视了高度尊重他人的健康权和积极维护社会的整体公共健康权利。
咳嗽、打喷嚏看起来事不大,但其实是一面检验个人言行、文明素养程度的镜子。在公共场合,当你嗓子感到不舒服时,倘若手上恰巧没有手帕或纸巾,就请用手遮挡住口鼻再咳嗽或打喷嚏。如此,病菌的弥漫降到了最低的限度,宁可脏了自己的衣袖,也不任意影响环境,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