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翻译公司 宿迁翻译公司 宿迁翻译公司
123

一线名师点评中考试卷:“生态宿迁”“工匠精神”等热词频现

数学难易题比例相当;“文明宿迁”、“生态宿迁”进政治试卷;“二维码扫一扫”、“红包抢一抢”入历史卷考查科技革命成果……昨天是我市中考开考第二天,数学、政治、历史三门学科顺利结束,多名受访考生表示,今年各科试题更加开放灵活,难度适中。为帮助考生及时了解今年中考命题特点,为下一届考生复习备考提供具体建议,晚报继续邀请一线名师对三科试题进行点评。

数学:重点知识突出注重探究创新 



点评人:李媛(宿迁市优秀青年教师、钟吾初中数学教科研组组长)

李老师介绍,今年中考数学卷共26题,无偏、难、怪题出现。知识点覆盖面广,问题设置区分度好,更加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符合新课程理念。

试题结构稳定 突出考查三基

从题型结构角度看,仍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类;从学科结构角度看,大致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板块;从试题难度分布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所占比例与《考试说明》基本吻合;从试卷内容分布看,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多,基本做到了重点知识与技能重点考,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必须考;从题目设计来看,有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等,各类题型在试卷中的位置与往年排列基本相同。

今年试题同时突出考查三基,全卷人为设置背景题目较少,简洁理性。试题的起步较低,很多题目能在现行教材中找到原型,如选择题的第1-8题,填空题的第11-15题,解答题的第17-22题,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这些问题比较容易解决;还有一些试题是课本例题或习题的变式题,或是源于课本并适度延拓的引申题,如填空题的第16题,解答题的第22-24题等,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大众数学”的思想。

关注重点知识 体现学以致用

重点知识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今年的中考试卷仍保持了较高的考查比例,并达到了必要的考查深度。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重视对学生进行学科思想方法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试卷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重点知识的考查来充分体现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科能力的考查。

在今年的中考试题中对函数、方程、解直角三角形、概率与统计、图形与变换、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思想等方面内容做到了常考常新。

今年中考试卷还体现了学以致用。涉及到实际应用的试题有第3、13、19、20、22、24题等,约有32分,占30%左右,问题背景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注重探究创新 引导教师教学方向

今年的命题相较于往年多了些创新。一些试题将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思想自然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考题上展示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如从“圆周角”的本质、“函数图像”的特征切入,让学生逐层逐级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发现变的规律。试卷中涉及这类问题的题目有第16、24、25、26题,约30分,占20%。第16题既是条件开放,又是结论开放。第25、26题是结论开放题,自主探究的空间较大,探究这两个问题时要求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圆的基本性质,深刻理解图形的构成,才能把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建立起来。

李老师表示,今年命题对教师教学起到一定引导作用。提醒教师要注重基础教学,以教材为本,深入钻研教材,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例题、习题的变式练习;其次是要重视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建模等思想意识;另外还要加强过程教学,“经历了过程”往往比“直接得知结果”印象更深刻。
今年考试仍采用政治、历史合卷形式,其中政治卷满分40分,试题总量为19题。对于政治考试内容,多数考生反映平稳。高老师称,总体上看,今年我市中考政治试卷以传递正能量、培养负责任的公民为主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强调德育树人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新课改理念,贯彻了新课标要求,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价值引领

高老师介绍,今年试题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反映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核心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考试内容,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第9题“诚信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第15题“大志立志荣耀中国”等,突出诚信美德、艰苦奋斗精神,并以此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第6题“孝”、第18题“大国工匠”等从多个角度让学生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使学生心灵得到滋养。试卷第7题还通过“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引入,教育考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人生。

聚焦时事热点 彰显时代气息

今年试题以重大时政、热点事件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以多种视角去观察世界、了解国情,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和习惯。以时政热点素材为背景的题目占了全卷的70%,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精准扶贫、亚投行成立、工匠精神等热点话题都出现在了试卷中。

此外试卷同时注重对政治素养考查,如第17题(2)通过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简单解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民的权利,增强权利义务意识,提升他们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第19题通过引导学生对建设“文明宿迁”、“生态宿迁”、“法治宿迁”的感悟和提建议等,考查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培养有思想、有担当的现代公民。

利用乡土素材 加深家乡情怀

通过创设本土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关心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是今年政治考卷另一大特点。

如第12题以宿迁籍民族英雄杨泗洪事迹为背景素材,从国家统一、民族精神等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第19题将“宿迁文明二十条”入题,引领学生关心家乡建设、关注百姓生活的同时,启迪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加强实践研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今年政治、历史仍采用合卷,其中历史卷满分60分。宋老师表示,今年中考历史卷紧扣课标、考纲,体现了准确性、公平性和规范性原则。题量适中,图文并茂,材料详实,知识点涵盖广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注重考查学生历史素养 凸显课标重要地位

据宋老师介绍,今年中考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理解能力和历史价值观等历史学科基本素养,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试卷中主干知识明晰,语言表述清晰得当,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学生审题、答题的障碍。并且试题紧跟《中考说明》变化,对今年新增考点进行了考查。例如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及意义的考查,以试题的形式突出了课标及考纲在教学实践中的纲领地位。

宋老师说,历史学是通过对文献的解释而进行的,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今年的试卷也体现了这一点,使用了大量图片、文字史料,试题既形式多样,又对学生阅读、辨析、提炼、理解史料能力进行了考查,为今后的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热词频现贴近生活

学习历史不能割裂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今年考试注重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横向、纵向联系。如第21题考查中外交往,从古代到近代,中外彼此学习,推动社会进步;第23题中对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考查,对比了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及中国辛亥革命。涵盖面广,体现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命题特色。

用历史指导现实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关注热点和周年大事是历年中考命题的切入点之一,今年也不例外。例如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80周年、三大改造完成60周年,这些周年大事在试卷中都有所体现。关注周年大事的同时,还考查了“一带一路”、“亚太再平衡”等热点问题。同时,试题也充分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特点。如以项羽入题,宣扬“正能量”;以“二维码扫一扫”、“红包抢一抢”考查科技革命成果,题目生动活泼。

宋老师总结称,今年的中考历史试题整体平稳,体现了初中历史学科特点,反映了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及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标签:>

地址:http://suqian.rzfanyi.com/news/736.html

除非注明,文章均由 译声宿迁翻译公司整理发布,欢迎转载。


  • 相关文章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翻译热搜: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